下架受歡迎的舊作,難道就會讓玩家們轉而去新作中花錢嗎?
初代《憤怒的小鳥》再一次從谷歌應用商店消失了。
火爆一時的移動游戲《憤怒的小鳥》于2009年推出,2012年正式上架國區安卓應用商店,到現在已超過10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區因為龐大的下載量成為這一系列最大的市場。這款休閑游戲玩法簡單,但結合活潑的角色設計與精巧的關卡設計,玩起來實在是樂趣無窮。玩家需要把幾個不同種類的憤怒小鳥放在彈弓里射出去,讓它們去攻擊豬窩。掌握好技巧和射擊的角度,再利用一些小鳥的特殊技能,玩家們孜孜不倦地比拼誰能一次性打掉更多的小豬。
我還記得中學時代,在走親訪友的假日里和親戚家的小孩搶著玩《憤怒的小鳥》的日子。那時候的快樂相當簡單,只要一臺當時還是新鮮事物的平板電腦,就能讓一群聒噪的小孩窩在沙發里陶醉幾個鐘頭。就連從來不玩游戲的大人們路過時,也免不了為那些色彩鮮艷、神態各異、圓滾滾的小鳥所吸引。那時候外出逛街,商店的櫥窗里販賣著這些標志性的小鳥的玩偶,開發商Rovio從瀕臨倒閉到東山再起的歷程也被寫進各種勵志故事里。
和其他隨著時間逐漸變得龐大的著名IP一樣,“憤怒的小鳥”系列曾推出的諸多版本,實在讓人眼花繚亂。除了正統續作如《憤怒的小鳥2》和《憤怒的小鳥:夢幻爆破》等之外,系列中還有不少聯名性質的特殊版本,比如“星球大戰版”和“變形金剛版”。之后,游戲也加入了不少衍生玩法,比如消除游戲和RPG升級要素。雖然系列中的具體作品評價不一,聯動游戲等面向的是不同的粉絲群體,可不管哪個版本,只要有氣鼓鼓的小鳥和傻笑的小豬出場,就能讓人感到樂趣無窮。這也許就是一個好點子本身的力量吧。
隨著時代變遷,休閑游戲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遷,“憤怒的小鳥”系列本身也在不斷改變。最大的變化就是從買斷制變成了內購制。在后續作品中,用于游戲內消費的金幣和鉆石、解鎖新鳥、擴充“鳥彈”容量等內容,都被改成了付費項目。這的確給Rovio帶來了經濟上的巨大收益,但不少老玩家也懷念最初、最純粹的買斷制的《憤怒的小鳥》。
盡管玩家們十分熱愛最初的經典,Rovio本身對它的態度卻比較微妙。
一方面,這的確是一個老IP了,廠商需要對最早的游戲進行更新換代。2019年,陪伴了玩家10年的初代《憤怒的小鳥》從各大應用商店下架。陸陸續續,其他的幾款系列中的老游戲因為版權、合作商家等原因也下架了。對于為何下架初代游戲,當時Rovio并沒有給出詳盡的理由。直到2021年,Rovio才在一封致玩家的信中表示,當初選擇下架,主要是因為包括初代《憤怒的小鳥》在內的幾款游戲在技術上已經落后于時代。繼續維護和運營這些使用老引擎的游戲越來越困難,他們希望作品時時都能以更完美的面貌呈現給玩家。
這個理由聽起來還有些道理。似乎是為了證明誠意,在那封信中,他們同時官宣要在2022年推出初代的完全重制版,也就是《Rovio經典:憤怒的小鳥》,定價0.99美元。但僅僅是為了出重制版,就把原版從應用商店下架三四年的時間,這個舉動還是讓玩家們感到不滿。Rovio也承認當時的決定令玩家失望了,非?!安豢帷保╪ot cool)。
有了這次不太正式的反思和道歉,玩家們還以為Rovio不會再重蹈覆轍。沒想到,上周,Rovio再次發布聲明,宣布將在2月23日從谷歌應用商店下架《Rovio經典:憤怒的小鳥》,蘋果App Store的游戲則考慮更改名稱。除了已經將游戲下載到本地的玩家,其他用戶之后將無法繼續游玩這款游戲。
這次給出的理由讓不少玩家覺得無法接受。在聲明中,Rovio表示初代《憤怒的小鳥》給該系列的其他游戲“造成了一定影響”,希望玩家今后能更多地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憤怒的小鳥2》以及《憤怒的小鳥:夢幻爆破》等作品上,公司目前的運營重心也會放在這些作品中。
玩家們將這段話的意思理解為,因為《Rovio經典:憤怒的小鳥》太受歡迎,但它低廉的買斷價格本身無法再給Rovio帶來收益,所以Rovio想通過下架游戲的方式將玩家引導到其他的幾部免費又含內購的游戲中。社交媒體上,公告下點贊數最高的玩家評論正是在諷刺Rovio,認為廠商本質上想讓玩家多多關注那些“操縱玩家心理”“充滿微交易”的作品。
還有一些玩家表示,他們理解開發商盈利的需求,但自己寧愿花更高的價格,比如20美元左右去買斷經典版游戲,也不愿意在新作中頻繁地被充值要素和廣告打擾。不過,玩家們是否想過,買斷制游戲就算賣40美元,就一定能保證不會再下架了嗎?
目前,Rovio尚未對圍繞下架的爭議作出任何回應。某種意義上,“憤怒的小鳥”這個歷經十多年的經典游戲IP確實見證了移動端游戲的變遷:從以買斷制為主過渡到內購制,從某個頗受歡迎的核心玩法開始,逐漸添加各種復雜多樣的休閑玩法,甚至開創了手游IP影視化的先河。我并不想過多地苛責開發商的選擇。一些資料顯示,雖然初代《憤怒的小鳥》大獲成功,但因為沒有再開發出其他爆款游戲,2014年左右,Rovio又面臨了一次破產危機。之后,公司就把力氣更多地放在IP運營上,才有了之后的眾多續作、聯名活動以及影視化改編。2022年,全球范圍內的手游收入又出現了下滑。作為開發商,嘗試開拓自己的生存道路也可以理解。
但對最初的玩家來說,這的確讓熟悉的小鳥們逐漸變得陌生。實際上,身為從初代《憤怒的小鳥》玩過來的人,當我打開App Store,看到現在售賣的那幾款小鳥游戲,都快要認不出來了。這本身并不給我造成困擾,讓玩家想不通的終究是廠商“釜底抽薪”的行為——下架自家最受歡迎的初代作品,難道就會讓玩家們轉而去新作中花錢嗎?也許廠商高估了IP的號召力,也低估了促成初代的天才創意的價值,而且直接下架的處理方式未免有些粗暴了。想辦法讓新游戲更好玩、更受歡迎,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吧。